对于乙肝疫苗来说,可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,这是对乙肝最基本的抵抗方式,但是如果注射不当或者因自身问题,可能会出现三个不良反应。
三个常见的乙肝疫苗副作用:
副作用一:不良反应
除此之外,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、头晕、全身无力、寒颤,恶心,呕吐,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。
副作用二:局部反应
乙肝疫苗接种后,有的人可在针孔处出现红肿和硬结等现象,是短暂的炎症反应,有的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、肿、热、痛的炎症反应,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。上述反应一般在48~72小时消退。
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、中、重。轻的直径小于2.5厘米,中的在2.5~5厘米之间,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,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。如果局部红肿较重,可以热敷(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)。早晚各一次,每次5分钟左右。并要勤换内衣,避免破溃后感染。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。这些症状可通过热敷或自行在一天内消失。
副作用三:发热
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,必要时可对症治疗。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、针孔处正常的,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。5~10%的儿童在接种4-10天后发烧,轻的37~37.5℃,中的 37.6~38.5℃、39℃以上为重的。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。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,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退。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,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。
以上就是对于乙肝疫苗副作用的相关介绍了,希望对大众有所帮助。
推荐阅读:
乙肝大三阳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的?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