酗酒能毒害肝脏,损害肝功能。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,使肝细胞受损变性,最终导致肝硬变,医学上称之为“酒精肝”。在欧美国家,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~90%。长期酗酒者还影响脂肪代谢,可引起脂肪肝。酒精可使肝细胞变性、坏死、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。
酒精性脂肪肝简称(酒精肝),是因长期的过度饮酒致使肝脏中的乙醇(酒精)和乙醛含量大幅升高,最后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、坏死的一种酒精性肝病。包括酒精肝、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纤维化、酒精性肝硬化等。粗略统计:我国患酒精性肝病者至少200万以上,至少40%-90%死于肝硬化的2。6万人与饮酒有关,所以不容忽视。正确认识酒精引起的肝损害,及时诊断和科学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酒精肝的症状隐匿,早期不易发现
酒精肝虽然危害性巨大,但想从症状上进行早期预防发现有一定难度,因为酒精肝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。只有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,继而出现一些消化系统和肝病的指征。如未采取有效的措施,病情将继续恶化加重,逐渐会出现酒精性肝炎、肝纤维化、以及发生肝硬化。专家提醒:虽然酒精肝发病隐蔽,但是只要细心检查也会发现蛛丝马迹。
酒精肝主要症状表现:轻症会出现腹胀、乏力、肝区不适、厌食,还可有黄疸、肝肿大和压痛、面色灰暗、腹水、浮肿、蜘蛛痣、发热、白细胞增多(主要因此是中性粒细胞增多)类似细菌性感染,少数有脾脏肿大等症状,血清胆红素<100μmol/L;中重度除上述症状外,有持续低热、腹泻、四肢麻木、手颤、性功能减退、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,肝功能检查有AST和ALT中度升高、AST/ALT比值接近3等指标。
专家:酒精肝就要从早期的蛛丝马迹着手,积极防治,当导致肝硬化等病理的出现时,不管是治疗的难度还是效果和对健康的危害都是很大,有不可预测的风险。
二、酒精肝的诊断及容易混淆的疾病
1.诊断 完整而详尽的饮酒史,特别是戒酒史,是诊断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。症状有乏力、腹胀、肝区胀痛、四肢麻木者可供参考,实验室检查,特别是GGT、TG、AST/ALT中有1~2项增高者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再结合B型超声检查,如发现明亮肝、肝内管道纤细、肝前部回声密集增强、后部衰减征象,则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大致可以成立。
2.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
以下疾病与酒精肝症状相似,需要与以下疾病想鉴别诊断。
(1)糖尿病性脂肪肝(2)高脂血症性脂肪肝(3)肥胖性脂肪肝(4)肝炎后脂肪肝(5)妊娠急性脂肪肝
三、酒精肝的危害大、并发症多不可忽视
很多就诊者对酒精肝认识不够,不但存在诸多误区,而且连基本的危害,以及如何防治也不清楚。酒精肝不但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合成吸收(营养不良),而营养不良又成为肝细胞进一步损害的继发性因素,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、炎症、坏死,肝硬化的发生。如果任其发展,肝纤维化、肝硬化的出现是必然的,而且还可发生很多并发症,这些并发症往往是导致酒精肝死亡的危险因素:
1.上消化道出血:酒精肝引起的门脉高压症,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,还可能由于急性胃糜烂、溃疡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(EVB),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应对,会出现休克等情况危机生命,死亡的几率较高。
2.腹水与感染:酒精肝因电解质、渗透压、营养等因素导致出现大量腹水,因此导致恶性循环。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或者危及整个循环系统导致死亡。
3.肝性脑病(肝昏迷):酒精肝病人多因消化道出血、电解质与酸碱紊乱、继发感染,等因素与疾病本身错综复杂的机制导致。在发生肝昏迷时如果抢救不当或不及时,死亡率极高,对于酒精肝病人应该从预防以上诱发因素入手,同时积极治疗酒精肝。
4.电解质紊乱、酸碱平衡失调:乙醇代谢产生高乳酸血症、酮症,导致AG(阴离子间隙)代谢性酸中毒,乙醇过度麻醉抑制呼吸可致呼吸性酸中毒,戒酒综合征过度呼吸可致呼吸性碱中毒,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