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,是由甲型肝炎病毒(HAV)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。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,有畏寒、发热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疲乏、肝肿大及肝功 能异常。部分病例出现黄疸,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,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。
甲型肝炎是一种由过滤性病毒感染肝脏所引起的疾病,在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普遍的。此病一般由肠道传染,例如进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末经煮孰的食物,特别是蚬、蚝等贝壳类食物,或饮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饮品。
儿童如患上甲型肝炎,病况一般都很轻微,不过成人的情况会较严重,病征包括轻微发烧、食欲不振、全身疲倦、肌肉痛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上腹不适和胀痛肚泻、面色变黄及尿呈茶色,痊愈后患者会终生免疫。
旅游人士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,就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。在预备食物和进食前或如厕后,切记洗手,要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或含冰饮料,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,特别是贝壳类海产,或未经煮熟的蔬菜和已切开的水果,这些简单而有效的行动,可以预防感染到甲型肝炎及其他肠胃病,包括食物中毒、痢疾和霍乱。
另外,旅游人士可选择先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。甲型肝炎疫苗须相在相隔六个月内注射两次;由于疫功在注射第一剂后四星期才生效,所以如决定接种疫苗,旅游人士必须在启程四星期前接受第一次注射。注射免疫球蛋白则可以即时带来免疫力达三个月之久。(责任编辑:HX)
更多肝病专题推荐文章
得了甲型肝炎可别猛吃药
春季养肝需要合理用药
得了肝病小心肝火烧身
五项全阴不说明肝病痊愈
肝癌预防的几大终极措施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