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并已成为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常见病。在上海,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15%,相当于每20个成年人里面,有3个人患脂肪肝。
脂肪肝患者在调整生活方式、改善饮食结构、加强运动的基础上,酌情选用保肝、降脂、降糖及降压药物,将有助于控制这种“富贵病”。
近年来,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并已成为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常见病。在上海,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15%,相当于每20个成年人里面,有3个人患脂肪肝。
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脂肪肝仅仅是一种“富贵病”,甚至是亚健康,不痛不痒、无关紧要、可治可不治。其实不然。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脂肪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被医学界所认识:15%~20%的单纯性脂肪肝会在未来的5~10年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;30%~40%的脂肪肝性肝炎将通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,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肝癌的发生;脂肪肝患者罹患高血压、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得多,平均寿命也比普通人群短。可以说,防治脂肪肝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如果您或您的家人、朋友患有脂肪肝,不妨仔细阅读下列文字,权威肝病专家的独到见解,定将使您获益匪浅。
1.糖尿病“深藏不露”
流行病学调查发现:合并Ⅱ型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一种或多种代谢紊乱者,脂肪肝的患病率高(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,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2%),发生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的可能性大;脂肪肝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概率亦很高(21%~45%的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)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脂肪肝患者即使目前体重、血脂、血糖、血压均在正常范围,但日后发生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亦大大增加。可以说,糖尿病与脂肪肝是一对“难兄难弟”,互为因果。脂肪肝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前期病变,糖尿病是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,并可能是导致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“助推器”。
防治重点:
脂肪肝患者常规查血糖,糖尿病患者常规查肝脏B超和肝功能。
一旦被确诊为脂肪肝,除需要明确脂肪肝的病因、了解脂肪肝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之外,还应当及时查血糖,以明确是否合并存在糖代谢异常。需要提醒的是,由于不少脂肪肝患者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,空腹血糖正常,若只查空腹血糖,将会漏诊一大批餐后血糖升高者。因此,脂肪肝患者应常规做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,以分别了解空腹、餐后血糖,以及最近一两个月内的血糖变化情况。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,患者应立即接受治疗,争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,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。血糖正常的脂肪肝患者亦不能放松警惕,每3~6个月必须去医院复查一次空腹与餐后2小时血糖,以便早期发现问题,早期治疗。同样道理,对糖尿病患者而言,定期复查肝脏B超与肝功能,有助于早期发现脂肪肝,保护肝功能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