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研究表明,肝病患者若止痛药使用不当易造成肝损伤。
止痛药伤肝原理
很多止痛药里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,正常情况下,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内经过硫化(结合硫酸分子)和葡萄糖化后,代谢任务便告结束。这样,对乙酰氨基酚和它的代谢产物都不会伤害肝脏。
但是,如果体内的对乙酰氨基酚太多,肝脏常规的代谢通道被堵得“水泄不通”的时候,一部分对乙酰氨基酚就被迫走第二条代谢通道,也就是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管辖范围。这第二条代谢通道产生的代谢中间产物可是来者不善。如果不能及时“解毒”,就会在肝细胞内愈积愈多,引起细胞结构损伤。严重时还会引起进行肝衰竭。
过量可能危害生命
专家介绍,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病程进展迅速、凶险。常常几天时间就能将病人置于死地。从这一点看,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不同。慢性肝衰竭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、长期饮酒、脂肪肝等,病程常常延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。
因此,征服急性肝衰竭除了治起病来争分夺秒,还必须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。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,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衰竭近年来有增长趋势。1998年,美国22个肝脏移植中心治疗的急性肝衰病人中28%由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起,到了2003年,比例增加到51%。
温馨提醒:吃药过量还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,而肝功能衰竭正是晚期肝病的主要诱因之一,因此止痛药不应随意使用,对于肝病患者来说,更应在医院的指导下谨慎服用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